非对称窄腔室中空玻璃传热系数模拟研究
胡瀛龙;孙诗兵;金晓冬;王万甫;陈一尘;研究了非对称窄腔室中空玻璃在总体厚度(23 mm)不变的情况下,其传热系数(K值)与2个腔室厚度比、填充气体类型以及玻璃配置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当2个腔室填充相同气体且内、外侧2块玻璃均为白玻或Low-E玻璃时,K值最小值出现在腔室厚度比1∶1处;若内、外侧2块玻璃一侧使用白玻另一侧使用Low-E玻璃时,K值最小值偏离腔室厚度比1∶1处,且低于相同玻璃配置下腔室对称分布时的K值。2个腔室填充不同气体时,内、外侧2块玻璃均使用白玻或Low-E玻璃时,改变气体的排列顺序对其K值几乎不产生影响;内、外侧2块玻璃一侧使用白玻另一侧使用Low-E玻璃时,K值最小值均会不同程度地偏离腔室厚度比1∶1处,并小于相同玻璃配置下腔室对称分布时的K值。
玻璃纤维制品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中的应用性能研究
徐长春;陈刚;杨永;张松浩;王浩旭;师凡伟;针对外墙外保温系统中增强材料的性能差异以及工程适用性问题,对玻璃纤维连续原丝毡(连续毡)和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标准网)进行产品性能(拉伸性能、酸度系数)与使用性能(抗弯、抗开裂、抗冲击等)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连续毡在耐碱性、耐水性及抗冲击性上表现优异,标准网则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通过微观结构分析与性能对比,揭示了2种材料的作用机制与适用场景,为外墙保温系统的材料选型提供了参考。
HPMC改性泡沫剂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高雪山;李杰;李顺凯;耿嘉庆;系统研究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对泡沫剂性能及泡沫混凝土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HPMC能有效改善泡沫剂性能,当HPMC掺量为0.10%时,发泡倍数较基准组增大了14.01%,1 h沉降距和泌水率分别减小了40%和9.69%,且直径400~800μm区间气泡占比增大了7.31%。HPMC掺量为0.15%时,泡沫混凝土3、7、28 d抗压强度较基准组分别提高了19.93%、30.16%、11.39%。微观分析表明,掺0.15%HPMC可以明显改善泡沫混凝土的微观形貌,相比基准组,孔隙率由63.74%降至57.11%,300~600μm孔径占比由26.89%增至50.39%。HPMC掺量0.10%~0.15%时泡沫稳定性与混凝土力学性能综合最佳。
污泥陶粒轻质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
梁建斌;以污泥陶粒为粗骨料,研究了骨料级配、粉煤灰和硅灰掺量对陶粒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不同粒径级配的陶粒为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其抗冻性能等级均为125次;掺加粉煤灰不利于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提高,不同掺量下抗冻性能等级均为100次,陶粒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降低;掺加硅灰可填充水泥颗粒间的空隙,改善界面结构及粘结力,从而提高陶粒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当硅灰掺量为5%时,陶粒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等级高达175次,其它掺量时均为150次。
新型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吕桂洁;潘友强;李款;韩江;为满足半刚性基层裂缝处治用聚氨酯注浆材料遇水不发泡和柔韧性的需求,以预聚体、聚醚、催化剂、硅烷偶联剂及改性剂为原料,制备了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对其固化时间、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同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其微观结构,并依托实际工程评价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的路用效果。结果表明:制备的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遇水不发泡,90 s即可固化,拉伸强度为3.3 MPa,断裂伸长率可达到270%,粘结强度可达2.3 MPa,能够适应半刚性基层裂缝潮湿环境,并协同路面变形。微观分析显示,注浆材料主要是由预聚体与改性剂中的水、聚醚多元醇反应生成的聚脲/聚氨酯和改性剂凝胶颗粒组成。工程应用表明,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能够有效处治半刚性基层裂缝病害。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
涂逢祥,王庆一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建筑业的鼎盛期。目前我国每年建成的房屋达16亿~20亿m2,不仅既有的近400亿m2建筑中99%为高耗能建筑,新建建筑中95%以上仍属于高能耗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介绍了我国建筑能耗现状,分析了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差距,提出2010年建筑节能目标及今后一段时期应重点发展的节能技术。
混凝土再生骨料强化试验研究
杜婷,李惠强,吴贤国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的再生骨料配制混凝土在发达国家已引起高度重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用4种不同的浆液对再生骨料进行了强化试验 ,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强化试验表明 ,水泥外掺Kim粉浆液强化再生骨料效果理想
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现状及研究方向
冉千平,游有鲲,周伟玲简述了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国际研究现状 ,详细介绍了目前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的主要合成方法和作用机理 ,并提出了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今后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向
地聚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郑娟荣,覃维祖地聚物材料是兼有有机高聚物、陶瓷、水泥的特点 ,又具有独特性能的新型建筑材料。介绍了地聚物材料的理论研究进展、材料应用研究进展 ,以及在我国研究及开发应用地聚物材料的意义。
新型高性能泡沫混凝土制备技术研究
潘志华,程麟,李东旭,贾元平,杨南如利用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粉煤灰及硅灰等混合材 ,采用预制气泡后混合的方法制备出高性能泡沫混凝土。当水泥的用量为280~650kg/m3,粉煤灰为42~97kg/m3,矿渣为64~146kg/m3,硅灰为34~78kg/m3,砂为0~920kg/m3 时制成的泡沫水泥混凝土的相应密度为430~1500kg/m3,导热系数为0.16~0.75W/(m·℃) ,抗压强度为1.1~23.7MPa。控制干燥密度1500kg/m3,选择适当的配合比并且添加适量超塑化剂 ,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达44.1MPa。用本方法制备的泡沫混凝土 ,由于新拌浆体具有极好的流动性 ,混凝土浇筑时无需机械振动捣实 ,特别适用于大体积现场浇筑工程和地下不规则空间的混凝土填充浇筑 ,也可以在工厂预制成砖块、砌块、墙板等建筑构件。
新型高性能泡沫混凝土制备技术研究
潘志华,程麟,李东旭,贾元平,杨南如利用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粉煤灰及硅灰等混合材 ,采用预制气泡后混合的方法制备出高性能泡沫混凝土。当水泥的用量为280~650kg/m3,粉煤灰为42~97kg/m3,矿渣为64~146kg/m3,硅灰为34~78kg/m3,砂为0~920kg/m3 时制成的泡沫水泥混凝土的相应密度为430~1500kg/m3,导热系数为0.16~0.75W/(m·℃) ,抗压强度为1.1~23.7MPa。控制干燥密度1500kg/m3,选择适当的配合比并且添加适量超塑化剂 ,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达44.1MPa。用本方法制备的泡沫混凝土 ,由于新拌浆体具有极好的流动性 ,混凝土浇筑时无需机械振动捣实 ,特别适用于大体积现场浇筑工程和地下不规则空间的混凝土填充浇筑 ,也可以在工厂预制成砖块、砌块、墙板等建筑构件。
外墙保温材料研究现状与进展
朱清玮;武发德;赵金平;建筑保温作为建筑节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将实现能源与环保"双赢"。外墙外保温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一种建筑保温节能技术。外墙外保温材料可分为有机与无机保温材料2种,不同的保温材料具有不同优势与缺陷。对不同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与有机保温材料相比较而言,无机不燃保温材料将是未来环保型防火保温建材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其耐水性和强度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应用的经济性分析
杜婷;李惠强;郭太平;周志强;利用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配制再生混凝土在发达国家已引起高度重视。总结国内外废弃混凝土的现状和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的应用情况,从政府的政策支持、天然骨料的紧缺程度等方面对再生骨料的应用进行了定性经济分析,并从定量的角度对再生骨料的生产成本进行了具体的估算和分析,可以得出再生骨料应用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以及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地聚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郑娟荣,覃维祖地聚物材料是兼有有机高聚物、陶瓷、水泥的特点 ,又具有独特性能的新型建筑材料。介绍了地聚物材料的理论研究进展、材料应用研究进展 ,以及在我国研究及开发应用地聚物材料的意义。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
涂逢祥,王庆一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建筑业的鼎盛期。目前我国每年建成的房屋达16亿~20亿m2,不仅既有的近400亿m2建筑中99%为高耗能建筑,新建建筑中95%以上仍属于高能耗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介绍了我国建筑能耗现状,分析了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差距,提出2010年建筑节能目标及今后一段时期应重点发展的节能技术。

期刊信息
(月刊)
1974年创刊
第52卷(总第531期)
2025年第3期 3月25日出版
主管单位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 中国新型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版单位 《新型建筑材料》编辑部
主任/执行主编 曲生华
顾 问 张美强
责任编辑 陈 云
广告主管 陈 云
地址:杭州市拱墅区华中路208号
邮编:310022
电话:0571-85062600、85066556
电子邮箱:nbm999@163.com